曾经有一位作家,她为了南京大屠杀中的30万冤魂而东奔西走,她将南京大屠杀的的真相摆入了全世界人的眼帘,她让所有人都铭记了,原来中国人曾被如此残忍的对待。
但如此伟大的作家,却在36岁时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究竟遭遇了什么?
曾经,张纯如在中国走访时,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馆长朱成山交情颇深,当他得知张纯如的死讯后非常的痛惜。
“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位正直的同胞;而对于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这是朱成山对张纯如的评价,可见她在朱成山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位意义非凡的作家,更是一名敢于直面黑暗的勇士。
《南京大屠杀》
在那个年代,虽然有不少的外国人亲眼见证了南京大屠杀,但欧洲国家大肆宣传的只有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恶行。
他们对于日军侵华的史实宣传的实在过于稀少,以至于世界上各个国家基本都在抨击德国,很少会有人去抨击日本。
正是因为张纯如将这一真相带到了他们的眼前,才给他们留下了这样一段记忆,成功地吸引了欧洲国家的目光,还让所有的华人对这一段历史更加的刻骨铭心。
她不仅唤醒了所有华人的爱国情怀,更加强了华人的凝聚力,同时,她还将世界的舆论引向了日本,让他们无法逃避自己所犯下的罪孽。
《魏特琳日记》
张纯如曾在访谈节目上,大肆批判日本从未对自己所犯下的诸多暴行进行过道歉,并且在还在教科书当中对这些罪行加以掩盖,企图淡化、歪曲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
“只有认罪,日本才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此话一出,张纯如马上便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是啊,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只有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才能变得更好,一味地去掩盖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只是在掩耳盗铃罢了,历史就在那里,真相就在那里,丝毫不会因为他们的掩盖、歪曲和淡化而改变。
美国好莱坞也因此拍摄一部名为《南京浩劫》的电影,再现了当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以及中国人民反抗的决心。
张纯如纪念馆开馆仪式
德国之声将这部电影评价为,继《辛德勒的名单后》又一部反思二战暴行的传世之作。
而我国,在江苏省淮安市为她建造了一个张纯如纪念馆,以此来让所有人铭记,曾经有这么一位同胞,为了南京的30万冤魂而奔走呼号。
2007年,正好是张纯如撰写《南京大屠杀》的十周年,加拿大为此专门拍摄一部名为《张纯如》的电影,来还原她的生平事迹,以此来缅怀这个伟大的作家。
这部电影的导演安妮·彼克觉得,历史无国界,应该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了解这段历史,她希望将这段反人道的罪行,用镜头记录下来并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知晓或是更深入的去了解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
张纯如使全世界都铭记了南京大屠杀,以及逝去的30万冤魂,使日本受到了世界的谴责与抨击,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骄傲,但有骄傲就有耻辱。
反观最近的玄奘寺事件,吴啊萍作为中国公民,竟堂而皇之地在寺内供奉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犯,两者对比高下立判。
南京大屠杀曾经就像是无边的黑夜笼罩着中国人民,但即使长夜难明,终有人愿以身为烛。张纯如虽已与世长辞,但她仍做为一束光,在驱赶着曾笼罩南京的黑暗。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张纯如个人资料简介图片大全(张纯如的真实故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1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