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与表现_中考作文指导

我们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幻多姿,然而由于学识、心态等因素,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又各不相同。因此要让别人知道你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你应该拥有也必须拥有一个能力——再现客观事物的能力。

再现指的是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你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然于心,能够把握住其中的高潮或是重点,抓住整个事件的脉络;需要你对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进行深入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不用思想的火花去照亮它,那么它们就可能是废料;需要你选好一个恰当的突破口,这样才能让生活汩汩滔滔地流注于笔端,才能让在心中孕育了许久的情思释放出来;更需要掌握叙述、描写等写作手法,这样才能让你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地把你眼中的世界呈现于笔端。

一、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的过程清楚顺畅地表述出来。

如《范进中举》:“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选用“看、念、拍、笑、跌、咬、爬、跑、踹、挣、拉、走”等动词,尤其是反复使用“拍、笑”两词,既写出了当时范进喜极而狂迷的神情变化,更活画出范进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

如有篇文章《那个秋日让了一次道》:“一根黄旧的竹竿,一头是一个盲人,另一头也是一个盲人,一对衣衫破烂的盲人夫妇要过马路了。竹竿在急切地敲击着路面,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是城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他们不知道此时正是红灯。一声惊叫,一辆轿车猛地刹住,又一辆,又一辆——没有谁按喇叭,红灯变成绿灯,整个大街忽然静了。那对盲人夫妇在安然地走着。他们并不知道整个世界都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注视他们相依为命,走过这个城市里最繁忙的十字街口。那个秋日的下午,整个世界为一对盲人夫妇让了一次道。”文章可谓层层推进,步步伸展,委婉有致地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

如就课本第三单元作文训练“一次尝试”来说,它的中心语是“尝试”。在该词里,“尝”是“试”“试验”等义,与“试”义相同。据此,文章的记叙中心应是第一次有目的的、带有尝试性的实践活动。既是生活中的第一次,又绝非一般的第一次,因此只有那些有意识的、主动积极地想从事的,才能称得上是“尝试”,比如骑自行车旅游、学做衣服、科学小发明、文学创作等。而一般意义上的第一次,如第一次踢足球,第一次看电影等无意识的、无目标的行动,就不应视为“尝试”的内容来写。另外既可写成功的尝试,也可写失败的尝试。但无论成与败,尝试的主题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有意义的。那些尝试作弊、尝试自杀、尝试早恋、尝试赌博等,尽管最后往往在文章结尾有所省悟、反悔,但因为尝试具有主动性,这些不好的尝试,无法给人有益的启迪,因此是不可取的。

二、描写。描写就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

肖像描写不在于描写了多少,关键在于要善于抓特征,绘形传神。请看唐弢先生在《琐忆》中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生活的不调和。”作者只用了“目光明亮”和“直竖起来的头发”就写出了鲁迅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同黑暗社会不调和的斗争精神。极俭省的几笔,一位同恶势力进行不屈斗争的伟大战士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人物的言行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揭示出人物独特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四个青年妇女要去看她们刚参军的丈夫,就去水生家找水生的妻子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一番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惟妙惟肖地揭示出每一个说话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时,要特别注意细腻。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他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这一段心理描写,是失去了自己国土的一个少年的内心独白。作者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而使小弗朗士的形象更为丰满。

写文章不仅要会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要表现主观情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艺术之根。所有的文字只有通过作者心灵的经营,浸润过情感的潮水,才能变成令人心旌摇荡的艺术。当然情感的热流进一步升华,可以形成饱含哲思的“意”,这里的哲思不同于议论文中纯理性的道理,而是感情色彩浓烈的感悟。情和理是相辅相成的,文章光有“情”会显得肤浅,只有“理”会趋于枯燥,只有情理交融,才会产生“真情与哲理齐飞,浪漫共庄重一色”的艺术境界,才会产生情浓而理深的艺术效果。

表现主观情意主要有三种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借理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在写景状物中,融进作者的感情因素,使写景透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来。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强调指出在文章中写景与抒情常常是不可分的。如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场戏,写到张生进京赶考,莺莺挥泪送别于十里长亭时,有这样一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就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的写法。作者虽落笔于写景,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抒情。在一对即将远别的恋人眼中,天,是清冷的天;地,是凄凉的地;西风正紧,平添愁绪;长空雁叫,摄人魂魄;离别的泪,把一片片霜叶都染成了红色!这一切简短的描写,把剧中人物的心境、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抒情是深切动人的。

寓情于事就是在记述事物发展经过或人物活动的情况时,注入感情的因素,使叙述与抒情融为一体,增强文字的感染力量。如著名作家吴泰昌《未了的心愿》一文,在回忆朱光潜与叶圣陶两位先生的生前交往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八二年春天,叶老出城去看朱先生,朱先生高兴地说,以后我常进城去看你,你比我年长,不该你出城了。他们在碰杯时,叶老当场与朱先生约定明年四月来家里看海棠花,朱先生连声说:一定!一定!岂知那以后叶老住院了。八三、八四、八五年,每当叶老家的庭院里的海棠花盛开,他都不忘从医院里给朱先生捎信,表示歉意,说明年一定。去年腊月,曾约好朱先生出院时我陪他去医院看叶老。后因我外出未归,他们的这次相见没有如愿。朱先生又在盼着四月,叶老也在盼着四月。春天来了,三月之后就是四月,可朱先生却蓦地走了。怀揣着许多思念远走了。”这是一段叙述,但叙述中饱含着作者的思念、惋惜之情,读来是十分感人的。

借理抒情就是在议论、说理中融进作者的感情因素,使文章在议论、评判事物、人物的同时,把爱憎之情也一并表达出来。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结尾一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作者在对紫藤萝瀑布作了形象而又生动的描写后,于结尾处在议论说理中抒发了对小小的紫藤萝花的赞美之情,既形成了全文的高潮,又含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再现客观事物和表现主观情意这两种能力都很重要,我们要全面掌握,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再现与表现_中考作文指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2029.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下午5:16
下一篇 2024年5月14日 下午9:13

相关推荐

  • 精雕细刻方能写出精彩说明文_小学生写作指导

    不少同学觉得写说明文难,问有什么方法、决窍。其实,以课文中的说明文为范文,学习写说明文,不失为好方法。《核舟记》是一篇介绍工艺品的说明文,写得非常出色,认真阅读,可以得到写作工艺品…

    作文指导 2023年11月12日
  • 我教儿子学作文作者肖复兴: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亲子写作方法

    在孩子写作的路上,我们可以做什么 第一步,消除孩子写作的畏难情绪 肖复兴在《我教儿子学作文》中就给了我们这把神奇的钥匙 接着,重要的起步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借助录音机或者借助语音。这…

    2023年12月3日
  • 难忘的一件小事写作分析_小学作文指导

    【题目】 难忘的一件小事 【题目简析】 1.我做过或经历过的一件事 2.我的体验或感悟 【内容简析】 1.做过或经历过的一件事 ①和节日有关的一件事 国庆节看升旗、春节给长辈拜年、…

    作文指导 2023年10月21日
  • 叙事记叙文写作指导:记叙多件事

    记叙多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去写。倘若是记叙文,必须写自己的事;倘若根据材料写记叙文,那就根据材料去写。 ①写习惯,可以写爱管闲事的习惯,通过爱管闲事的几件事情,别人虽有不同看法,自己…

    作文指导 2024年9月30日
  • 高分作文是这样练成的_高中作文指导

    高脱离集体,饱受了孤独的烦恼,痛定思痛,回归团队的我感受了集体的温暖;工作中,我初次主办文学社刊闭门造车,内容空洞缺少创意,挫折中吸取教训,我“开门办刊”&…

    作文指导 2024年3月15日
  • 段落过渡_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文章描写两个方面的东西,甚至没有什么相同点,必须有一个段落过渡。比如:鲁迅《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

    作文指导 2024年1月27日
  • 高考作文高分关键:完整

    由于考生时间分配失当,致使文章有头无尾,或是虎头蛇尾,这样,不仅字数达不到要求会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难给阅卷人以整体感,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影响分数的。 正如近代史上的文…

    作文指导 2024年6月28日
  • 初中作文如何写得充实_初中作文技巧指导

    初中学生的作文,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即不知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充实而具体,往往通篇是大白话式的句子。这样作文一方面显得非常干瘪,另一方面字数上也不够。为解决大家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介绍…

    作文指导 2024年1月25日
  • 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的要点_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指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如果不设置…

    作文指导 2024年3月31日
  • 记叙文指导:小学生写作技巧总汇(三)(四)

    记叙文指导:小学生写作技巧总汇(三)(四) 写作技巧三、多向生活觅材料 读完应聘扬子小的孩子们的文章,欣喜地看到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如公园里捏泥塑艺人的出神入化,校门口卖糖画男子的技…

    作文指导 202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