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审题之透视信息,细心谨慎

每年高考,总有些平时作文基础很不错的考生,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审题的环节上。如何过好高考作文的审题关呢?

技法一:突破着力点

高考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是对作文内容的严格限制,因此,审题要首先从这里入手,一旦审清了题目或话题,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握住写作的着力点,避免在用力方向上出现错位。如: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题”这一词语的意义指向很多,它可以是学习中碰到的解答不了的习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构成困扰的事件,还可以是成长历程中的心灵困惑,凡此等等,都是这一词语的应有之义。审题时要弄清“难题”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很明显,第一种理解过于表面化,肯定不是命题所指,应当排除在外。那么,“锁定”了其余理解中的一项之后,还应当进一步揣摩命题意图,仅仅摆现象、把“难题”呈现出来,这恐怕是不行的,于是就要考虑面对“难题”究竟该“怎么办”。审题进行到这里,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哦,该题的真正所指,是要表现自信的、积极的、乐观的青春姿势和人生态度,是要表现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基调是自信、乐观、健康、阳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准确地把握住了写作的着力点。

技法二:把握信息点

高考作文中有大量这样的命题: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话题(或题目),或由材料引发联想和感悟,或由材料触发议论。无论是哪种形式,对所给材料都要给予足够重视。但在作文备考训练乃至某些教师的指导中,不重视所给材料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或题目)的类型,更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材料的作用仅仅是引出话题(或题目),写作时只需两眼盯住话题(或题目),不必考虑所给材料。殊不知,作文题目上的材料不仅具有引出话题(或题目)、阐释话题(或题目)的作用,而且它还具有提示写作的功用。因此在写作前的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材料写的是什么,隐含着什么信息,这样才能从材料上把握作文命题隐含的信息点,搞清写作内容上的限制,避免立意上的偏差。如: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时必须理解“你”的含义,而这又必须研读材料,不能孤立地来看作文标题本身。从材料来看,“你”有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相互交织的内容。从具体层面来说,“你”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个人物、一件器物、一处景观、一方水土等,即“有形的”;从抽象的层面来说,“你”可能是古今中外的文化、文明,可能是青春年华的美丽梦想,可能是曾经的怅惘伤感之情,可能是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等,即“无形的”。这些隐含信息都在材料的触发点上。

技法三:瞄准着眼点

高考作文审题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握写作的着眼点。比如话题作文,审题时就要从话题与材料的结合中把握写作的着眼点。因为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对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写作,而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与话题相联系的,在审题时只有将材料与话题结合起来,才能排除材料中的干扰内容,找出写作的着眼点。如: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到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的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匠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彩。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如果单看材料,材料表明的观点有“不能以怨报怨”、“要宽容地待人处世”、“助人是美德”、“惊喜往往获得于意外”等。如果是材料作文的话,这些观点都可以写,但对话题作文来说,话题规定是“双赢的智慧”,就只能围绕它来写,而不能写其他。

技法四:研究关键点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都有一个把握写作的关键点的问题,这要借助于研究命题提示来完成。这类作文题型,一般在材料之后都有一段关于写作的提示,这段提示对打开思路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认真阅读命题提示,则可帮助我们打开写作的思路,找出写文章的关键点。如: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这几句提示语几乎已经把题意告诉了考生,从而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使立意不致偏题或离题,考生可以由此而轻易地找到立意的角度。如果忽视了这几句提示语的作用,恐怕就会在审题上自设障碍了。

技法五:遵从限制点

无论哪种类型的作文试题,审题时都必须从命题要求中把握好形式上的限制点。命题要求是对考试作文形式的限制,如果把握好了,就可从标题、立意、文体、字数上达到命题人要求的标准。对此,切切不可轻忽,更不能越雷池半步。如: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上述要求中的“三自”,是话题作文的共同特点,指明话题作文在立意、文体、题目上是开放性的。它告诉考生,只要围绕话题,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自己来确定中心,自己拟定题目。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还可写成散文、小说,编写故事、剧本,甚至可以写成诗歌,但有一点是限制的,即字数只能在800字以上。凡立意与话题不合,文体写的“四不像”,没写题目,字数不足800字者,均不符合试题要求。

总之,高考作文审题是有方法的,善于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就能让自己远离作文偏题或跑题的困惑,取得理想的成绩。

励志句子-lizhijuzi.cn激励人生,陪伴一生的最好伴侣~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高考作文指导:审题之透视信息,细心谨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226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1日 下午10:51
下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上午2:52

相关推荐

  •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精彩结尾汇编

    2016年高考满分作文精彩结尾汇编 1.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我们泪流满面,有时候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 泪流满面是因为内心还温柔,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是因为依然倔强。对于这以后…

    作文指导 2024年7月11日
  • 写作技巧作文指导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有关写作文的方法。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

    作文指导 2024年1月16日
  • 说明文结尾九法_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说明文结尾九法_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1)总结法。 就是对说明对象说完后作总结的方法。《奇特的激光》的结尾,就用了这种方法: “激光作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的光源,不…

    作文指导 2024年7月7日
  • 话题作文能力分布提高之符合题意

    话题作文能力分布提高之符合题意 【能力解说】 认真审题,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第一关,也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它需要正确地把握试题所涵盖的审题立意的角度、主要内容、中心、文体、…

    作文指导 2024年4月27日
  •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分解分论点基本模式(1)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分解分论点基本模式(1) 面对高考作文灵活、宽泛的话题题目,有些同学往往打不开思路,写不出新意,拿不到高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

    作文指导 2024年11月5日
  • 反复诵读 准确识记——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备考指津

    反复诵读 准确识记   ——高考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备考指津   曹公奇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是高考语文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作文指导 2024年7月20日
  • 教你如何写好《我心中的好妈妈作文》这篇作文

    一提到写人的作文,小朋友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妈妈,妈妈是孩子家庭生活中最亲的一个人,妈妈给了孩子生命,使妈妈抚养孩子一天天长大。妈妈教会了孩子说话,教会了孩子走路,更多的是教会了孩…

    2023年12月16日
  • 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形式:并列式

    常见的议论文写作结构形式:并列式 并列式。在论证中,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这种并列可以是在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几个分论点的并列,也可以是论证过程中的几…

    作文指导 2024年10月21日
  • 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_记叙文写作指导

    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_记叙文写作指导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作文指导 2024年9月9日
  • 如何写景_高中生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如何写景_高中生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

    作文指导 202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