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热时,海子,顾城,北岛,舒婷等新派诗人,无疑是公认名声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那一批。

他们的读者,或者说追随者,都是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开放,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有一定话语权的“文化人”。

有文化人力捧,这些诗人在文坛上的地位自然低不了。

在当时,普通人民群众,如农民,工人,在文艺上是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发言渠道的。他们偶尔感兴趣,翻看不知从何而来的文化书籍时,常对“似通不通,不明所以”的现代诗瞠目结舌,心里直嘀咕:“写这些东西的,怕不是正常人吧!”

然而这些只能腹诽一二,毕竟自已不是文化人,说话哪里露了怯,是会让人加倍嘲笑的。

此时,有两个人站了出来。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一束雪亮的灯光从天空打下来,

电闪雷鸣中,

两个有翅膀的人影缓缓降下。

天使?

魔鬼?

我不知道,

但人影落地的那一瞬间,

狂风变成了轻柔的音乐。

各位,我上边这篇诗,也可称为现代诗,毕竟它用了很多回车键,而且格式也和现代诗很像。

但在八九十年代诗歌热时,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提这个观点的。那时候的现代诗,一般小学生都看明白了,你这诗也就完蛋了!

在现代诗越来越不接人气,眼瞅着也不往天上去,而是直往地府去了的关键时刻,两个人站了出来:

南慕容,北国真。

两个真正被群众接受,被不少人看作现代诗救星,却又被不少人认为是诗歌散文化,甚至废话化的罪魁祸首。

国真就是汪国真,慕容就是席慕容。

各位二三十来岁的朋友可以问一下自已父母,他们应该有很大机会读过这两位的诗。很多人对现代诗的美好感觉,也可以说是来自这两位。

咱们今天,先讲席慕容。

席慕蓉,现代中文散文家、诗人、知名画家。她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9年迁香港,1954年迁往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

他父亲察哈尔盟明安旗的拉席敦多克,也是这个当代年轻人很陌生地方的第一届立法委员。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席慕蓉三伯父札木苏荣与父亲)

母亲是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的巴音比力格,蒙古察哈尔八旗群选出之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席慕蓉母亲)

席慕容的蒙古语名为穆伦·席连勃,就是是大江河(龙应台:?)的意思,“慕蓉”是“穆伦”的音译。

稍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明白上边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在1954年全家从香港迁到台湾后,席慕容考入名校北二女中初中二年级。和许多少女一样,她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其实我很好奇,不知道她少女时代写的这些诗有没留下来。如果留下来和后边作品对比,应该更有意思。

她很喜欢诗,购买的第一本诗集是余光中的《蓝色的羽毛》

初中读在名校的她,也开始崭露头角,屡屡在各种文学比赛中得奖,这成长的轨迹,无疑是标准的文学少女了。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在考入师大艺术系后,突然又将学习的方向转向绘画,而且还得了几个分量不轻的奖。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1964年,席慕容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因成绩优秀,直接跳级到二年级的油画高级班,随后不断在欧洲和台湾举办个人画展,获得很高的评价。

1979年,她开始激光版绘油画的研究……

打住!打住!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是要学历史上那些“诗画”双绝啊!

网络小说的主角,也得双属性打底的外挂,才能出人头地。看来席慕容是提前明白了这个道理。

于是,在画画成名后,她开始“正儿八经”地写诗。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这是席慕容成名诗《一棵开花的树》的头两节,是不是有点耳熟?甚至有点老土吧,连抖音快手都不会用这样的文案了。

但这首诗写于1980年,创作源于她有天坐火车看见山坡上一棵开满花的油桐树。

很难想象,人们在八十年代看到这样一首诗是什么感觉。

彼时,中国大陆的诗人,还在把诗歌当作批判的武器,挥舞得一头大汗。台湾这边文化创作为了“中华正统”之名,披着各式古制仪礼举步维艰。

这时候,一个女子因为火车上看到的一棵树,写了这么一篇轻轻爽爽的的“诗”……

这首诗你既可以把它看作旅途所见一棵普通的花树,品味一番后离去,也可以将它作为人生一个路标,思索良多有感。

原来诗歌不需要流浪,不需要愤怒,不需要骈四俪六,不需要酒精,不需要迷茫,不需要平仄合规。

简单而优美的诗句,平凡而清新的题材,就可以有直达人心的力量,就可以有直达人心的美丽。

席慕容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于1981年,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印了六次。这是以往只在不入流的通俗小说出版时才有的盛况。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固然精致华美的让每个读书人心魂俱醉,但每个老百姓能脱口而出的却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席慕容做的大概是类似“举头望明月照江流,低头思故乡花林霰”的事。

不得不承认,有些好的诗词,欣赏起来要一定的文化水准。不得不承认,流传极广的诗词,一定是字词简单叙事明了的。

一个失了基础,一个略少风华。

至于那些当时正火热的某些“现代诗”完全是两不沾,只能在文学青年的圈子里“烧骨蚀魂”。

席慕容觉得,现代诗可以很美,而且可以美得让很多人心领神会。现代诗可以丢弃那些愤怒啊,反抗啊,写写少女微妙的心思,写写孤独的婉转情感。

现代诗可以不用那些不明所以的比喻,直接写明自已的所思所感。

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这个时候的台湾正尝到经济发展的甜头,人们迫切想要看到一些轻松的,跟家国大事完全不沾边的东西。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席慕蓉年轻时)

席慕容的诗,赶上了好时候。

1982年,诗集《无怨的青春》出版,1987年,诗集《时光九篇》出版。

注意,席慕容的诗在九十年代才在大陆有正式出版物。但就如当年唱“靡靡之音”的小邓那样,她早在这之前就在大陆火得一塌糊涂。

多少女孩在自已心爱的笔记本上摘抄上席慕容的小情诗,“宇宙都是为了我和他见面的一瞬间创造的!”想法狂傲得令人发笑又甜腻得让人心醉。

多少男孩写情书时一定要带上几句席慕容的名句,“明明想亲她的嘴却说去看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油腻的青春痘脸也如瞬间开了高级美颜。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汪国真写的根本不是诗,就是散文分了行!”

“席慕容写的什么玩意儿,一点也不深刻!”

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是在国内引起规模不小的批判的。甚至,他们还成了诗浅薄化,庸俗化的罪魁祸首。

很多“诗人”认为“诗”应该是一种高级化的,少数人才能掌握的文学创作形式。

群众爱看?哼,这帮泥腿子懂个什么文化?他们重要么?

重要!太重要了!关键是他们花自已的钱来买!

所以汪国真是九十年代正版销量最好的诗人,席慕容是盗版销量最好的诗人。

正当国内有心人士尽情贬低席慕容的文化价值时,我们的邻国,也算是席慕容祖上的蒙古递过来橄榄枝,邀请席慕容去蒙古创新蒙古文化的发展。

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虽然席慕容去领了人家部长的奖,回来也搞了几场介绍,但要我看,让这个生在山城,长在孤岛,写月光衣我以华裳的女子去搞什么蒙古文化,跟蒙古海军造航母一样不靠谱。

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起席慕容,我常会想起中国历史上另一位才女:李清照

在生活优越,夫妻恩爱的初期,李清照的词一直都清新秀丽,但晚年夫死国乱,她的词中便笼上了浓浓的悲情忧愁。

与之相比,席慕容是幸运的。

父母的身份,给了她相对平和的童年,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她又幸运地收获了自已的爱情。

她的丈夫是搞激光研究的理科文科双修男刘北海。(我说她怎么迷上了激光版画!)

关于这两人的爱情故事,其实也挺有趣的。

两人定情前,刘海北常找席慕容打乒乓球,而且总是恰好不好输她几球,刘海北有次病了,席慕容亲自到宿舍为他煮稀饭。

两人各自觉得遇上知己。

一结婚,席慕容说我根本不喜欢做饭,刘海北说他也根本不爱打乒乓球,要打几下就能解决席慕容……

原形毕露的两人不但不生气,反而爱得更甜蜜了。

两人回台湾,在乡下一住就是十年。我想,要不是席慕容的诗、画卖得火,这两口子断然是没这心气安心在乡下过只要有你就好的生活的。

所以不是我俗,关键是得有……人生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所以席慕容的诗中,总是有那么多美好,那么多希望。

小老百姓就爱看这个啊!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这两句来自席慕容的《乡愁》。

不知为什么,这两句明明是写声音,我却脑海中一下出现了一幅油画。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

(席慕容《月光下的白马》,油画,1993年)

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

一个会画画的人如果学会词句运用,那么他一定也会写诗。

一个会写诗的人如果能够精通调色,那么他一定也会画画。

因为……

画画是用颜色写诗,

写诗是用词句画画。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席慕容简介,走进席慕容的世界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2789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7月22日 下午8:20
下一篇 2024年7月23日 上午3:31

相关推荐

  •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篇(让父母激起童心的书)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在《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奶奶讲了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如何找到宝葫芦,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宝葫芦什么都能变出来,还不幸福啊!…

    2024年4月5日
  • 绯炎小说琥珀之剑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网络小说走到今天,各种题材,各种设定,不说包罗万象,也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了!妄图另辟蹊径成就经典的作品不说没有,实在是愈加稀少了。 今天出彩的网络小说比拼的往往是文笔的细腻,是剧情…

    2024年2月1日
  • 四世同堂读后感(吾辈当自强)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老舍先生,到了初中又学过他的几篇文章,更是把他写的几部小说的名字背的滚瓜烂熟–因为都是考试的内容。《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直到三…

    体裁作文 2024年4月6日
  • 世界上最后一只龙(好文欣赏)

       一个星期四,在大伏天快完的一天,小木民矮子精在他爸爸挂吊床的树旁边的棕色小水塘里捉到了一条小龙。    当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捉到一条龙。他本来只想捉几只在水底烂泥里划来划…

    体裁作文 2024年7月27日
  •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1)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和…

    2024年5月17日
  • 英雄故事读后感800字《刘胡兰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完了《刘胡兰的故事》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刘胡兰,一个只有十五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 刘胡兰是多么…

    体裁作文 2024年1月5日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萧红笔下的经典名著)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出生于哈尔滨呼兰河区的一个地主家庭,年幼丧母,在祖父的庇佑下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童年。 萧红长大后,就…

    2024年7月7日
  • 货币战争读后感(帮你理解“资本”主义)

    开始看《货币战争》时,像传奇小说,感觉很有意思。但是越看越害怕,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越发不敢往下看了。 知道为什么林肯、杰克逊、加菲尔德、肯尼迪、里根这五位美国总统都被暗杀吗(其中…

    体裁作文 2024年6月6日
  •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1000字左右带标题(最大的麦穗给我们什么启示)

    善于抓住机会——读《最大的麦穗》有感 冬日天冷,平素都是围炉读书。今日遇见这个冬日难得一见的暖暖的午后,一张放着坐垫的靠背椅,放于宿舍前鸟鸣阵阵的校道上,香茗于侧,执一卷自己钟爱的…

    2024年1月20日
  • 金锁记读后感(远离贫瘠饥渴的生命)

    最近一直在看张爱玲的小说。尤其喜欢《金锁记》。 感觉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简直要活了,一个出身卑微、饱受歧视冷眼、婚姻不幸的女子,被赤裸裸的情欲与财欲迷住了心窍,终至心理严重扭曲,疯狂…

    202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