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得高分训练和指导第6课:4招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情节生动,曲折有致得高分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写文章时如何写个靓丽的开头、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情节生动,曲折有致,吸引读者!今天跟大家分享四招!

中考作文得高分训练和指导第6课:4招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情节生动,曲折有致得高分

1.以线索贯穿全文,多角度进行刻画

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叙述内容,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穿起来,这样在组织正文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根据确定的这条线索,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进行的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让文章内容更丰富,描写更生动形象,使文章富有内涵。

2.叙述避免平铺直叙,情节设置一波三折

一篇记叙文情节设置波澜起伏,故事内容跌宕多姿,便能深深地吸引读者,这就要依靠文章的起伏转折来实现。文章叙述开头可以直接叙述事件起始,但对中间情节的发展设置一定要有波澜,情感转折要跌宕起伏,最后让结尾出人意料,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情绪随着文章情节发展起伏,文章才能显得有活力和吸引力。

3.重要情节细致描写,辅助情节概括叙述

一篇文章特别是记叙文,它的主体是对事情的叙述或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因此写清事件的发生过程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时要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其中事件的开头与结尾要略写,中间的发展过程要详细描述,重要的细节即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过程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详细描写,一些辅助的情节即次要人物及事件插曲要大致地一笔带过就可以。

4.细节描写渗透情感,抒情片段直抒胸臆

文章要注重细节上的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用细腻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将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描述打动人,让读者从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中,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章的主题。

在文章的正文段落组织中,可以加入强烈的抒情色彩,渲泻自己的感情,使读者感同身受,这样才能使文章看起来生动、真实,动人心弦。

中考作文得高分训练和指导第6课:4招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情节生动,曲折有致得高分

请大家看一篇范文

我那可敬的爷爷

我的爷爷是我们这一家子的老大,我们所有人都得听他的。他平时很严肃,但一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他总是把我们司空见惯的小毛病一丝不苟地给揪出来,然后集中火力进攻这个小毛病。而且训斥我们的时候,他话里的语句都是重复着的、连语调都一模一样,听得我们耳朵都快出老茧了。恐怕连牛儿也会不耐烦起来。可他不觉得“过瘾”,仍有声有色地“发表”着他的长篇演讲。

别看他平日里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个劲唠叨、可在关键时刻,却也知道惜言如金,绝对是个热心肠。记得有一次,我在楼上看小说,忽然听到楼下“咚咚咚”的敲门声,紧接着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急忙跑下楼,站在楼道后观看,只见平日里傲气十足,专找邻居家碴儿,搞得邻里关系紧张的张奶奶,突然找上门来。她断断续续地说着:“邵……邵师傅,能……能借点钱给我吗?我弟弟他……出了车祸,正急着用钱。”说完,她满脸羞愧,平日里那副骄傲的神情烟消云散了,只是那种可怜巴巴的目光和焦急万分的神情。我想:绝对不借钱给她,谁叫她平日里老跟咱们过不去。我瞥见爷爷锁紧了眉头。我想:这回爷爷一定会……还没等我想完,爷爷却说出一句差点让我栽跟头的话:“说吧,要多少?”“5000吧。”张奶奶像看到了救星似的急忙回答道。我急得连忙从后面跳出来,对着爷爷嚷道:“别借给她,平日里她老看不起咱们,关键时刻却来找我们帮忙。这5000元钱可是你做了半年木匠的工钱呀,千万不能借给她!”可爷爷竟然对我说的话置之不理,好像忽然间耳朵听不见了似的,任我怎么反对,他都不听。他直奔房间,拿出一沓昨夜刚讨回来的工钱,说道:“这里是5000元,你拿去吧。”张奶奶十分感激地道了声谢谢后,便迅速离开了。奶奶得知后,甩下一担韭芽,一边扯着喉咙撕心裂肺地骂着爷爷,一边往外走想去把钱要回来。

爷爷死命地抱住奶奶,任奶奶怎么打他都不还手。我吓得躲进房间,把房门关得紧紧的,生怕奶奶怪我没用,爷爷责备我。过了不知多久,楼下没有动静了。我赶紧下楼,可出乎意料,奶奶竟心平气和地对我说:“救人要紧。借了就借了吧,你爷爷做得对……”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心想:爷爷是怎么把奶奶“哄”高兴的,那么小心眼的奶奶今天怎么会来个 360度大转弯呢。

事后,张奶奶把钱还给了爷爷,还特意带来了一箱苹果,算是答谢了。没想到爷爷坚决不收,张奶奶没推辞,说了几句好话转身就走了。“哼!真是猫哭老鼠——假慈悲……”我恨恨地想。爷爷伸手抚摸着我的头,他那深邃的目光将我全身包围了“婧婧呀,你还小,但你要知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别人。这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爷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恍然大悟。

从那以后,爷爷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使我明白了怎样处世、怎样做人。

点评

文章的情节设置可谓别开生面。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对爷爷的不满,后又通过写爷爷助人为乐的事将爷爷的形象烘托出来。

中间通过侧面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将爷爷不顾“我”和奶奶的反对毅然把钱借给讨人厌的张奶奶,以及张奶奶来还钱爷爷不收其礼物的事例写得一波三折。

通过这样的情节设置,可以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同时更好地衬托人物形象。

选材特点:爷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揭示了助人为乐的内涵。

结构特点:本文从爷爷的外貌下笔,留给读者一个形象不佳的印象,进而通过事件使爷爷的形象转为正面,使得全文主线明朗,结构紧凑。

表达特点:作者将爷爷的最大特点——“唠叨”写得入木三分。对借给张奶奶钱的事件,又能将爷爷的神态和“我”的心理表达得传神。

主题特点:通过一场借钱风波,将爷爷助人为乐的善良细致地描绘出来。通过爷爷的实际行动也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中考作文得高分训练和指导第6课:4招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情节生动,曲折有致得高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405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5:51
下一篇 2023年11月29日 上午6:37

相关推荐

  • 写景写不好怎么办?方法找对就能让景物鲜活起来

    景物描写,一般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 如季节,气候,风物、景色等。山川原野、日 月星辰、气象季节、自然景象都属于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或事件展开的特定背景。人们对自然界的声、光、色、形…

    2023年11月24日
  • 作文小知识:即和既的区别及用法,一个窍门,组词再也不会错

    不管是在阅读,还是课后作业,辨析题里难免会碰到这对看似很像,却又截然不同的家伙。是“既然”还是“即然”,是“即刻”还是“既刻”。晕了!晕了! 今天有时间,关于“即”和“既”就来做个…

    2023年12月11日
  • 中考作文试题及写作素材_中考作文指导

    [仿真模拟]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1、暂停学习,暂停工作,我们都会选择去休息。休息是恢复体力和精神的必由之路,休息是调剂心情的重要方式,休息也是多…

    中考作文指导 2024年5月23日
  • 什么是实践证明

    实践证明是证明个人在特定领域或活动中有过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的官方文件。以下是对实践证明的具体介绍: 基本概念:实践证明是一种由实习单位出具的正式文件,用于证实实习生在单位实习期间的…

    作文指导 2024年10月14日
  • 什么是过渡句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是对过渡句的具体介绍: 概念: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文章的两个内容的接驳处,用…

    作文指导 2024年10月12日
  •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技巧三:情感真挚,叙中含情 在刻画人物时,要将真情实感融入到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实感便获得了鲜活的生命。…

    作文指导 2024年8月23日
  • 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

    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 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其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第一场雪》里说:“荷!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

    作文指导 2023年12月30日
  •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技巧熟练

    记叙文的写作要点:技巧熟练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主题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就以看写作技巧了。一般而言,写作技巧包括详略、表现用法(象征、以物喻人、过渡言志等)、体裁安…

    作文指导 2024年8月26日
  • 什么是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是文学创作中讲述故事的特定视角和立足点,决定了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下是对叙述角度的具体介绍: 基本定义:叙述角度是指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所采用的视角和立场,它决定了故事的…

    作文指导 2024年10月12日
  • 给记叙文一个漂亮的结尾

    给记叙文一个漂亮的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

    作文指导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