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一部悲鸣的让人落泪的小说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12万字。余华善于不动声色地讲述故事,像邻居家淘气的男孩子,趁人不防备时,“砰!”地扔到你脚下一只炮仗,然后迅速躲到一边,悄悄观察你的反应。看到你惊慌失措或被吓到跳起来的样子,他会恶作剧般地掩嘴而笑,然后趁你不备,再扔出一枚炮仗,不断调动你的兴奋点。总之,他有驾驭文字和牵引读者目光的本领。

活着的读后感,一部悲鸣的让人落泪的小说

这部小说,可以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小说中的福贵,是民国时期地主家的少爷,吃喝嫖赌,顽劣成性。他可以骑在胖妓女背上,拽着妓女的头发,像骑着马儿一样,跑到米行前的大街上给岳父请安,气的岳父甩袖而去。他可以一夜豪赌,输尽家财,从一个穿白绸衣的地主家的少爷,变成赢了他房产和一百多亩地的龙二家的佃农。人物身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戏剧性的转换。更为戏剧性的是,暗中设计,巧夺了福贵家财的龙二,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了替死鬼,而一贫如洗的福贵活了下来。

父亲被福贵活活气死,母亲也得了重病。福贵进城给母亲请郎中的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不明不白地被送上战场。好不容易躲过战场上的子弹,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捡回一条命,释放回乡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在时代的波浪中遭受苦难。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眼看着活不下去,就在读者都为家珍捏了一把汗的时候,余华却笔锋一转,让儿子有庆死在了家珍前头,这犹如在读者胸口扎上了一把猛刀。有庆只有十三岁。县长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学校组织孩子们去献血。有庆跑得快,排在了第一位,却因为不守纪律被拖了出来。可是排队的孩子们的血型都对不上,只有他的对。结果,一抽就停不下来,有庆硬是活活被抽血给抽死了。如果说这是余华的黑色幽默,接下来,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死,就把人生的苦难写到了极致。

女儿凤霞一次发烧后成为聋哑人,找不到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憨厚老实的二喜,却因为难产死了。有庆、凤霞死了,家珍也活不下去了。这样的苦难,摊在谁的身上,都难以承受,可余华仍不动声色,继续冷酷到底。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了,福贵唯一的外孙苦根,在一次生病中,因为吃多了煮熟的豆子撑死了。所有的亲人都先他死去,只有一头老牛和福贵相依为命。故事又回到了开头,年迈的福贵和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在田间耕地,福贵叫喊着一个个亲人的名字,犁耕得泥土哗哗翻动,像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据说,当年张艺谋就是看中了这段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将它翻拍成了同名电影《活着》。

尽管苦难像波浪一样一次次扑向这个家庭,我们在书中却读不到任何有关悲伤的句子。余华用诙谐温和的笔调,让福贵站出来讲自己的故事,让读者在悲伤中噙着泪读到结尾,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余华坦言,他的创作手法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他尤其喜爱美国作家福克纳。我读完福克纳的《我的弥留之际》之后,记忆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作家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承受苦难,而不是忍受苦难。我在余华的《活着》中,读出了这样的味道。

余华说:“福克纳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找到一条温和的途径,描写中间状态的事物。”同样,余华的《活着》,没有控诉、发泄或者揭露,他冷峻的面孔下面,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是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是用同情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正是在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下,余华创造了福贵这个人物,他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却没有一句怨言,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活着。就像余华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这是余华创作的初衷,也是《活着》留给读者的思考。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活着的读后感,一部悲鸣的让人落泪的小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8124.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7:18
下一篇 2024年5月22日 下午10:32

相关推荐

  • 白银帝国观后感(可学到晋商哲学真谛)

    引子:对典型性、戏剧性、符号性元素的极致追求,导致影片陷于宏大场景下叙事割裂破碎、人物复杂矛盾、主题模糊负载的窘境之中。 电影《白银帝国》改编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是女性导演…

    2024年3月25日
  • 《偷偷藏不住》经典语句30句

    1、她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偷偷发现了一个宝藏。 遗憾的是。 却没能成为那个藏宝的人。 ——竹已《偷偷藏不住》 2、真正的长大是不再敢肆意大哭,把诉说当成一件丢脸的事情;是再不敢把任性…

    体裁作文 2024年7月26日
  • 我们走在大路上观后感(革命精神感召下的心灵回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人张载的这句话是我看完闫东导演的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强烈心灵回响,一种振奋和激动的心情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体裁作文 2024年5月1日
  • 罗马假日观后感,逝水年华,唯有经典永恒

    “刻在骨子里的优雅。”在这大千世界中能配的上这句话的女子寥若星辰,奥黛丽·赫本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大众情人。 我喜欢她是看了她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喜欢上了里面那个温婉高贵,清秀…

    2024年4月22日
  • 《雷锋》电影观后感400字左右作文

     影片讲述了雷锋小时候的悲惨故事,伴随着共产党的到来,雷锋迎来了解放,写下毛主席万岁。是共产党给了雷锋新生命,让雷锋一心向党,为雷锋日后的忠勇之举埋下种子。影片中雷锋将党比作母亲,…

    2024年2月20日
  • 顾城的诗读后感,关于顾城的介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喜欢了很久的一句诗。因为《一代人》而听说了诗人顾城以及“朦胧诗派”,这本《顾城的诗》只是他才华的冰山一角,让我走进诗人敏感、丰富多彩的内…

    2024年5月24日
  • 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文: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近日,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的一篇访谈被刷屏,文中提到: 疫情并未远去,先要考虑现在我们和欧美之间的差别。他们会比较理性地,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会断指求存。我们是比…

    2023年11月16日
  • 不语楼主小说异陆云起主要内容简介和读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学早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网络小说的作者,网络小说的数量不说多如繁星,最少也是眼花缭乱。 这么多年的发展,网络小说早已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流水账作品,小白文…

    2023年11月14日
  •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爱与被爱)

    根据我的喜好,友人推荐我看了一部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影片讲述了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整部片子充满爱与温情。 观影过程中,常常让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总在不…

    2024年4月2日
  • 居里夫人读后感,她经得起世间最高的赞美

    很早之前就对居里夫人有过大体的了解。在物理课本上,以及学校张贴的名人海报上。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一个伟大且坚毅的女性,曾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她,并没有申请放射性元素镭的专利。科学研究成果…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