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被称为圣雄,又被一些人亲切地称为“巴布”,意为父亲,英国的丘吉尔形容他是半裸的苦行者,这位传奇的人物从未担当国家的任何官职,却被尊为印度的国父,被认为是近神的人。观看这部影片,我不仅能深切地感受他那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也能看到他在印度独立过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从甘地被刺杀开始倒叙。1893年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被火车上的英国人认出是印度阿三。尽管甘地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被残忍地扔下了火车。从此甘地亲眼目睹了其同胞所受的种种欺辱,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到底。

首先,他和当地同为印度人的商人决定先要反抗不公平的法律。于是他们开始了烧毁大英帝国发放的通行证。在第一次的演讲活动中,甘地就确定了他一生的运动方式“非暴力不合作”。尽管在烧通行证的时候,甘地遭到了毒打,但他仍然不停地将通行证放进烈火中。甘地的“非暴力”斗争主要用来对抗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他在南非带头烧毁良民证,拒绝打指纹,在印度公然对抗英政府的食盐公卖私自制私盐。在三八朗地区被捕后,被法庭喝令离开三八朗,甘地不自辩,不服从,直言自己是知法犯法,甘愿坐牢。后来在冲击达拉撒纳食盐厂行动中,他的追随者们一排一排走上前直面守卫警察的大棒,一个个被打得头破血流滚下田埂。一排倒下了,妇女接应包扎,下一排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毫不反抗,悲壮的迎接着血的洗礼。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好像就是用自我牺牲的行动反衬统治者压迫者的残暴丑陋,用高尚对比卑贱,让对方自行醒悟从而幡然悔改。这在世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看来是极为荒诞的,是不可思议的,在同为亚洲的我国也是无法理解的。从电影的描述中分析,这种与人的本能反应完全逆向的斗争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其实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媒体的自由报道;二是英国政府要面子。面对这样一个崇尚“文明”讲道理的政府,你若比他还文明,还人道,且被宣扬得全世界皆知,搞得他下不了台,那斗争的目的便达到了。这或许也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当问到,面对纳粹政府之类的集权专政,“非暴力不合作”也是最好的斗争方法吗?甘地的回答是贯穿全片的名言:“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他们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以前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了解的时候,我表示很不理解,觉得这真是脑残行为,认为很愚蠢,可能与我常接受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等有关。但我的这种想法,在看到影片中甘地第二次绝食的时候发生了改变,这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建立了国家,分别代表着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利益,甘地的关于无论教派、信仰的人们都是兄弟的想法破灭了。在印巴边界,是浩浩荡荡相向而行的人群,人们背井离乡,分别到各自的教派国家寻找庇护,他们痛苦地遭遇转化为彼此的愤恨,各地爆发了严重的宗教仇杀,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指责对方是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冲突逐渐升级,南亚各地相继爆发了暴乱,大批教徒在骚乱中被杀。甘地要求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制止骚乱,但无济于事,他毅然搬进了骚乱最为严重的加尔各答市,住进了一家穆斯林人家中,开始了绝食。可是一些头脑过热的印度教徒已经难以理解他们的圣雄此举的良苦用心了,他们认为甘地是在帮助穆斯林对付印度教徒,一些极端的人甚至高喊“甘地滚出加尔各大”“杀死甘地”,甘地毫无惧色,绝食在一天天的持续着,他的健康迅速的恶化,这一次,甘地坚定的表示,只要各地不停止这种兄弟相互残杀的事情,他便绝食直到死亡。虚弱的甘地坚持这他的思想,尽自己最后一份气力来换取南亚的和谐安宁,加尔各大的曾经愤怒的人们听到了甘地因为他们的仇恨而奄奄一息的消息,纷纷放下了刀剑,来到甘地的住处表达悔意,也有人并不能理解甘地的做法,但无法拒绝他们最为尊敬的“巴布”为他们做出的牺牲。电影中,一个满眼怒火的印度教徒冲上甘地躺着的屋顶平台,将一张饼狠狠地扔在甘地身上,对他喊道:“吃吧,吃,我就要下地狱了,可也不想背负杀你的罪名!他们杀了我的儿子,而我将一个穆斯林小男孩摔死在墙上”,甘地用微弱地声音对他说:“我知道不入地狱的方法,找一个父母都死了的一样高的穆斯林小男孩,好好把他抚养大,而且要将他教导成穆斯林”,这个曾经因为仇恨而迷失的印度教徒,听到这儿,满眼泪水,跪在甘地的榻前亲吻甘地的脚,就这样圣雄再一次用他的顽固感化了数亿民众,人们纷纷从无谓的仇恨中清醒过来,刚刚摆脱殖民命运的印巴两国因为圣雄而免于陷入无休的仇杀暴乱。

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

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先前觉得不可理解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的。其实所谓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谐,我希望这会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本文来自热心网友投稿,不代表励志句子立场,文章:甘地传观后感,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izhijuzi.cn/8847.html

(0)
上一篇 2024年5月4日 上午7:37
下一篇 2024年5月4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人生的真相,是苦乐参半)

    网上有个问题:如何评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网友刁云逸的高赞回答: 这个世界多么的平凡,其间没有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的英雄,更没谁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壮举。 有的只是最平凡…

    2024年5月19日
  • 关于《雷锋》的观后感200字左右

      电影《雷锋》讲述了雷锋从一个懵懂青年变成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成长历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为名利,不…

    体裁作文 2024年2月13日
  • 国培心得体会(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这次参加国培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地理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

    体裁作文 2024年8月18日
  • 散步读后感3篇中学优秀作文

     篇1:明天过后——读《散步》有感   明天过后,世间或再一次历尽炎凉沧桑;明天过后,或许埃及金字塔之密已被揭开;明天过后……   当读到文章第二自然段时,我便略略懂得了世间母亲对…

    体裁作文 2024年5月27日
  • 百年孤独读后感600字,能让人越活越清醒

    《百年孤独》致敬每一位拥有值得尊重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和灵魂。 书中对人性的丑恶、欲望以及自大的描写,令人引发感慨和深思。看完这些文字不仅令人思考,人活着到底是在追寻着什么?我不敢妄下…

    体裁作文 2024年5月29日
  • 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品位真正的鲁迅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书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视为鲁迅的杂…

    体裁作文 2024年3月24日
  •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变平的世界只是一个开始)

    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抽出15分钟左右的 时间去看书,坚持一个月左右将这本经典的《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给精读完了。发现养成一个好习惯真的很难,但是一旦养成它会使人受益终身。本书讲述是作…

    2024年6月2日
  •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范文3篇)

      教师个人的工作总结 篇1   在过去的一年,本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上半年的高三教学当中,认真备课改作辅导,…

    体裁作文 2024年8月11日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场关于灵魂的洗礼)

    距离上次读《巴黎圣母院》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次翻开后浪出品的插图经典系列《巴黎圣母院》,再次阅读一番后,又比年少时多了几分别样的体验。 曾经十分讨厌副主教克洛德,他逼死了活泼可…

    2024年4月16日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法国资产阶级的真实写照)

       这两天正在读《欧也妮葛朗台》,看完之后稍微有一点感想。都说葛朗台是吝啬鬼,可是我想从另外一方面来谈一谈他。    葛朗台是一个从做箍桶生意发家的生意人,他经历了法国的拿破仑时…

    体裁作文 2023年12月11日